找回密码
 注册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扫描二维码

淳朴大亚湾东升岛 5岛如星月民居不上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8-3 11:38: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mp25320842_1438479626880_2_th.jpeg
  摄影:周楠 @楠楠recoba
  文字:侯县军 刘建威 廖桂旭
  大洲头岛东升村位于大亚湾区澳头街道的西南面,辖区面积约0.54平方公里,是个四面环海的海岛渔村,从澳头码头乘船约10分钟可到。
   mp25320842_1438555838762_3.jpeg
   mp25320842_1438555838762_4_th.jpeg
  东升岛又叫大洲头岛,东临澳头港,西与深圳宝安隔海相望,北靠小桂,南面是辽阔的大海,现有面积约0.5平方公里。
   143844123807645476.JPEG
  位置:澳头湾(原哑铃湾)之西南、澳头小桂村之东南面。
   143844123844481221.JPEG
  三围:面积0.2平方公里,岛岸线长3.1公里,附近水深3-5米。东北、西北各有一个小海湾,西北湾较大。
   143844123874660438.JPEG
  特征:大亚湾区澳头街道东升村范围,属居民海岛,当地惯称“东升岛”。在大洲头周围有4个小岛(园洲、刀石洲、猫洲、挖仔洲),有“五洲奇观”之称。东升村先后推出 “百岛风情”、“夜海捕鱼”、“情系大亚湾”、“渔村度假”等旅游项目,每年接待游客近2万人次。
  荣誉:2014年成功入选“中国最美乡愁旅游村寨(30强)”,这是惠州市惟一入选该项目评选的乡村。
   143844123910392594.JPEG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自古以来,渔业对沿海地区的人们来讲,一直是重要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143844123946710881.JPEG
  而对于200多年前就从潮阳搬到大亚湾大洲头岛所在的东升渔村的渔民来说,在传统渔业模式下,他们祖祖辈辈过着日出而渔、日落而归的日子。
   143844124007518316.JPEG
  远看如水乡,近观是渔村
   mp25320842_1438555838762_11.jpeg
  下午3时,采访团一行从澳头码头乘快艇前往,不到10分钟,一栋栋林立在海岸的楼房映入眼帘——东升岛到了。
   mp25320842_1438555838762_12.jpeg
  雨后的东升岛,远看颇有些江南水乡的韵味,但近看又是一副传统渔村的形貌。
   143844124054209303.JPEG
  从泊满渔船的码头上岸,记者们迎来了东升村年轻的党支部书记徐伟斌。在他的娓娓叙述下,大家对东升村慢慢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143844124091486923.JPEG
  东升村由5个岛组成,庙洲岛、挖仔岛、红排岛、刀石头岛如众星拱月般紧紧环绕着主岛——东升岛。
   143844124134079722.JPEG
  岛上郁郁葱葱,各类珍贵树种、南国林木在这里依然保持着原始生态。
   143844124169306033.JPEG
  尤其让记者们感到新奇的是,东升村5岛隔水相望、形态独特,没有沙滩,也没有峭崖,散发出一种不置人于近前,不拒人于千里的婉约美。
   143844124220218483.JPEG
   143844124273734546.JPEG
  登上东升岛巅,鸟瞰整个小桂湾,可见无数白色的网箱浮球,星罗棋布。
   143844124312579402.JPEG
   143844124370744509.JPEG
  而把目光移向对面50多米开外的庙洲岛,隐约看到岛上有一座小庙,这里供奉着渔家最信奉的“大王爷”,
   143844124399917490.JPEG
  东升村渔民每天出去打鱼前,都要驾船前去祭拜。
   143844124526720332.JPEG
  在离这座庙不远的海滩上,来自深圳的一群小朋友正在拾贝壳、牡蛎,尽享渔家乐。
   143844124562242522.JPEG
  当地村民介绍,要是在周末或节假日,这条狭长的海滩甚至人潮涌动、热闹非凡。
   143844124600925585.JPEG
  位于大亚湾东北部的东升村,太阳东升的村子,依山傍水,犹如世外桃源,成为游客的“梦里水乡”。
   143844124630474356.JPEG
  陶渊明所记世外桃源,其间百姓不知有魏蜀,东升村村民虽不至于此,但由于身处孤岛,与外界保持着一定的隔膜,至今仍然保持着他们独特的生活方式。
   143844124670707535.JPEG
  这里民风淳朴,村民们心地善良,热情好客,保留着渔家嫁娶和祭祀节日“大王爷节”,充满着浓郁的地域风情。今年4月,大亚湾区宣教局将这两项民俗申报惠州市非遗项目。
   143844124718339653.JPEG
  渔家嫁娶:碧水载舟舟载歌
  大亚湾区渔家婚嫁风俗主要分布在澳头街道东升村、前进村、金门塘村和霞涌街道霞新村。大亚湾的渔家嫁娶非常隆重和热闹,主家需大宴宾客三五天,作为传统渔村的东升村更是如此。
   143844124768622165.JPEG
  东升村渔民是200多年前从潮阳南迁下来的闽南人后代,婚嫁习俗由潮阳传承而来,200多年来基本保存了传统的风俗,包括说媒、定亲、婚娶、回门等,有讨“八字”、狮鼓队、跨“消灾火”等传统的风俗,仪式极为隆重。婚礼整个过程分为岸上和水上两部分,水上部分以划船表演为主,岸上部分以舞蹈和歌唱为主。
   143844124818422223.JPEG
  有诗记曰:“熏风丽日泛微波,碧水载舟舟载歌。狮舞旌旗千度觅,凤翔浩瀚百年合。迎亲健力妇划桨,出嫁新娘羞媚娥。舫舸华灯巧戏月,鸳鸯归卧醉涛阁。”这是对渔家婚嫁的真实写照。
   143844124864524759.JPEG
  东升村村民、64岁的徐妹是该村渔家婚嫁的传承人之一,从19岁开始,她就跟着师傅操办村里新人的婚嫁仪式。东升村的已婚妇女,几乎都懂唱渔歌,对喜事、红事的张罗异常在行,在上一辈人的口耳相传中,传承地域文化。
   143844124965339179.JPEG
  “我们现在的仪式跟以前相比有一点变化,但是大致还是一样的。”徐妹介绍,渔家婚嫁分定婚日,吃“高楼”,宴请二三十位亲朋好友吃近百样茶饼、点心、水果,定下结婚日;赏花日,拜大王爷,扒龙船到陆上剪发,回岛赏花、拜大王爷,宴请亲朋好友;结婚日,迎新娘,一般都要请村里人大吃3天,手头比较松爽(有钱)就吃足5天,都是村里煮得一手好菜的妇女掌勺。
   143844125150495214.JPEG
  大王爷节:岛上一年中最热闹的一天
  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五,是东升村的“大王爷节”,这是岛上传统祭祀节日,渔民们张灯结彩、宰猪杀鸡舞狮子、请来戏班唱戏,将这天打磨成岛上一年中最热闹的一天。
   143844125188102307.JPEG
  海边的渔民一般信奉妈祖,但建在大洲头岛的东升村没有妈祖庙。
   mp25320842_1438555838762_34.jpeg
  与大洲头岛一水之隔的猫洲岛(当地渔民称为“庙洲”)有一座大王爷庙,成为东升村渔民心目中的守护神。
   143844125236870251.JPEG
  每年农历二月初五的 “大王爷节”,东升村男女渔民穿着盛装、系着红腰带,开船到距东升村200米对面猫洲岛大王爷庙前敲锣打鼓、燃放鞭炮、唱歌跳舞,随后从大王爷庙里请出“王爷”。男女渔民一起拉着长红布条、撑着红黑洋伞、抬着“王爷”乘船回到村里准备好的活动地点举行祭拜活动。
   143844125294110005.JPEG
  东升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徐伟斌说,农历二月初五这天是岛内一年中最热闹的一天,渔民们宰猪杀鸡、蒸“梭罗包”、舞狮子、请来戏班唱戏。渔家女在这天是最忙又快活,一大早就起来梳妆打扮盘头发,戴上各种金银珠饰品,穿上最漂亮的渔民服装,唱歌跳舞。渔家女也进庙抬大王爷、宰猪杀鸡、舞狮子,体现了渔家男女平等的观念。
   143844125336192868.JPEG
  记者从大亚湾区获悉,目前大亚湾区一级非遗项目,分别为渔家婚嫁、渔民朝拜仪式以及大王爷节,并正在申报惠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让传统风俗得到更好的传承和保护。
   143844125386050261.JPEG
  而作为东升村渔家嫁娶和大王爷节的基本技能——— 渔歌,为了让其后继有人,东升村内的东升TCL希望小学开设了渔歌传承兴趣班。每次渔歌课起,悠扬的渔歌,和着潮水声,飘荡在岛上,让人陶醉。
   143844125502292339.JPEG
  民风淳朴家家不设防
  在东升岛上,走在铺满青石板的小巷中,随处可见戴着渔家帽的妇女、门前高挂的红灯笼、彩旗和摆放在地上的鱼干。
   143844125545484904.JPEG
  记者发现,家家户户门前几乎都有一个存放渔具的方台,村民们光着脚丫子坐在上面喝茶聊天,悠然自得。
   143844125596681051.JPEG
  “现在正是休渔期,渔民都闲着呢。”徐伟斌笑着说。
   143844125627821007.JPEG
  环村走了一圈,记者们都发现东升村有个让人惊叹的景象:大门基本不上锁,每个人胸前都挂着金灿灿的饰物,毫不设防。
   143844125669864949.JPEG
  “我们这里民风淳朴,外来人口少,治安很好。”
   mp25320842_1438555838762_44.jpeg
  徐伟斌介绍,东升岛上的900多居民,主要是徐、苏、李三个姓,都是两百多年前从潮汕地区南迁渔民的后代,世代以打鱼为生。
   143844125715089806.JPEG
  “以前,我们这里的渔民起居饮食、婚嫁、节庆全部在渔船上,直至上世纪六十年代才到东升岛定居。”
   mp25320842_1438555838762_46.jpeg
  年近70多岁的渔民老徐告诉记者,当时,为了吸引渔民上岛,当地政府主动出资为渔民盖房子。
   143844125761153441.JPEG
  而在东升岛的山脚下,依然保留着一些经过长年风雨洗礼、海雾冲刷的低矮瓦房,这就是当初渔民最早定居的地方。
   143844125798654612.JPEG
  东升岛外围有不少渔排。
   143844125840140128.JPEG
  东升村想在岛上开展“吃在渔排”、“住在渔家”等渔家乐项目,突出当地的海上风光和乡野渔家风情。
   143844125869787783.JPEG
   143844125910175175.JPEG
  乘着休渔期整理整理渔网
   143844125943660105.JPEG
   143844125979006813.JPEG
  休渔期,渔民在岸边挖沙白、抓沙虫。
   143844126023750052.JPEG
  休渔期,渔民在岸边挖沙白、抓沙虫。
   143844126116066315.JPEG
   143844126146774633.JPEG
  阴雨天的东升岛别有一番味道
   143844126189210417.JPEG
   143844126240386661.JPEG
  东升岛出产的野生大螃蟹,想不想来一口?


发表于 2015-8-6 14: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挺不错的,看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6 14:48:44 | 显示全部楼层
民风淳朴,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广告合作|大亚湾在线 ( 粤ICP备12059854号 )

GMT+8, 2024-6-2 17:55 , Processed in 0.257744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