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扫描二维码

大亚湾抢抓码头、航道建设 助力打造亿吨大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0-17 11: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码头.jpg
    惠州港码头。
   16日下午,大亚湾区召开新闻通气会,通报惠州港荃湾港区重点项目建设情况。惠州港务集团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十二五期间,惠州港荃湾港区将重点推进港口码头建设、实施老码头升级改造、建设港口公用配套设施等工作,致力将荃湾港区建设成为“区域多功能综合性大型港口”和“粤东地区大型港口物流(采购)中心”,为打造惠州港亿吨大港做出重要贡献。
    笔者从会上了解到,为实现惠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惠州港在“十二五”期末达到亿吨大港的目标,大亚湾区将以具体码头、航道等项目建设为抓手,实现荃湾港区开发建设与生产经营“四个一经济指标”(散杂货吞吐量1000万吨、油品化工吞吐量1000万吨、集装箱100万T E U、开发建设1平方公里土地)。到“十二五”末,荃湾港区将达到17个公共的生产泊位,总吞吐能力将达到5000万吨/年。
    重点推进港口码头建设,2015年前再建6个泊位
    站在惠州港国际集装箱码头环顾四周,只见几座集装箱岸边装卸桥高耸矗立,一艘艘货船来往穿梭,近处一排排圆仓、平房仓哨兵似的在岸边坐镇,工人们正在来回忙碌地作业,一派繁忙的景象。据悉,自1993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对外国籍船舶开放后,惠州港就凭借“回淤少、水域宽、风浪小、航道短、深水岸线长”等优势,成为国家一类口岸。而作为惠州港主要公共港区的荃湾港区(另外两个分别是东马港区和惠东港区),是粤东地区重要的油品、液化石油气集散地。荃湾港区一期工程现已建成生产性泊位11个,其中包括通用和多用途泊位4个、油气化工码头7个。今年1-9月,惠州港荃湾港区港口货物吞吐量累计完成399.1万吨。
    笔者了解到,惠州港国际集装箱码头是惠州市首个集装箱专业码头,也是荃湾港区建设的重中之重,项目总投资19 .58亿元,包括投资、建设、经营和管理两个5万吨级集装箱泊位(水工结构按10万吨级设计)和1个3000吨集装箱码头泊位,2011年底首个泊位建成并试运行。设计年处理能力120万T EU。截至9月底,该项目已完成投资17.19亿元,为投资总额的87.8%。2013年计划投资3.7亿元,截至9月30日完成投资2.76亿元,完成同期计划的101%。
    惠州港务集团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告诉笔者,除了国际集装箱码头项目,荃湾港区还将重点建设煤炭码头工程和5万吨级石化码头工程。煤炭码头工程总投资24.93亿元,将建成2个7万吨级泊位及配套实施,总吞吐能力可达1500万吨/年,建成后将成为华南地区能源运输系统中重要的煤炭码头及大型的煤炭运输基地。而荃湾港区5万吨级石化码头工程的总投资约2 .9389亿元,将建成3个泊位(1个5万吨级、1个1万吨级、1个5000吨级),预计2015年3月完成,总吞吐能力达198万吨/年。同时,为提高码头吞吐能力,荃湾港区还将实施老码头的升级改造工作,包括3万吨级油气码头加固改造至5万吨级、荃湾港区3万吨级通用码头加固改造至7万吨级、大港石化码头港池疏浚至5万吨级等。所有项目完工后,可将老码头吞吐能力提高到约1000万吨。
    完善公用配套设施,将投24亿建大型散货码头
    “我们要不断提升港区功能,使港口由传统装卸仓储型向现代物流服务型逐渐转变。”与码头建设匹配的物流服务行业建设在惠州港荃湾港区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筹建或在建的中储粮惠州港粮食物流中转库、金泽现代海港物流园和华亿通综合物流项目作为该港区的重点项目,反映出当地对港区物流服务业的重视和支持。笔者在会上获悉,中储粮惠州港粮食物流中转库项目总投资2 .8亿元,拟建仓容规模20万吨,分二期建设完成,一期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建设仓容10万吨,已竣工并正式运营;二期项目占地4.7万平方米,建成仓容10万吨,目前正在办理相关手续。金泽现代海港物流园,共资6亿元,占地面积约27万平方米,建成后覆盖范围包括冷链物流和金融物流服务以及钢材、煤炭、矿石等大宗货物交易与仓储的物流服务等,是一个服务大宗货物集散交易的现代物流公共平台。正进行用地挂牌准备工作及初步设计的华亿通综合物流项目,投资规模10000万元,计划用地4万平方米。
    为改善港口依托条件,大亚湾区将重点建设包括荃湾港区5万吨级航道扩建工程、进港路、疏港大道、纯洲岛进港铁路、消防站、变电站、环保应急池、消防管网互联等。其中,仅进港路、疏港大道的建设投入就有18 .5亿元。在此基础上,荃湾港区会通过技术改造,提升码头的装卸能力和铁路的运输能力,提高现有码头的利用率。改善港口通关条件,提高通关效率,提升港口软件服务能力。加强宣传,采取优惠政策,建设临港物流园区,吸引货源到惠州港进出。
    要打造“亿吨大港”,就必须为港区储备充足的岸线和土地资源,为引进大港口码头物流项目创造条件,下一步,荃湾港区正筹备该港的用海规划填海造地及纯洲岛开发建设,计划在荃湾港区东部投资建设新的大型散货码头,预计投资24亿元,可为港区新增吞吐能力约2000万吨。
    开发外贸近洋航线,“惠盐快线”成出口商新选择
    惠州港口资源丰富,建港条件非常优越,现在已经有大小港口泊位36个,年通过能力达到9000万吨。由中铁(惠州)铁路有限公司运营的惠大铁路是京九线南段最近的出海通道,该铁路全长51公里,每天运输能力可达4万多吨。这使惠州港成为既有天然良港、又有铁路直通的港口。借助这一优势,惠州港务集团有限公司早于2010年就与中铁(惠州)铁路有限公司合作正式启动惠州港海铁联运,强化港口通过京九干线向湘、赣、皖、闽等周边省市辐射,海铁联运自开通至今,运作良好。
    航线方面,笔者了解到,目前惠州港已开通至日本神户、南沙、海口的集装箱班轮航线以及惠州港至高雄、台中航线。其中,“惠台直航”航线于2011年2月26日正式开通,航班由盐田港出发,每周四挂靠惠州国际集装箱码头,周六抵达台湾高雄及台中。惠州地区的货主通过此航线,可将货物直航至台湾,从而节省货物的运输与物流成本,有利于提高地区外贸的竞争力。
    笔者获悉,以往惠州大部分散货进出口产品都是通过深圳盐田等周边大型集装箱码头出口,陆路运输成本较高。今年3月惠州国际集装箱码头建成投入使用之后,开通了惠盐快线,每天安排一个航次的船舶分别于惠州及盐田开出,专门针对惠州出口制造企业推出驳船物流服务,单程航程为4个小时。“惠盐快线”可为惠州及其周边地区出口企业节省本段运程15%左右的物流成本,惠盐快线每天定时定点开船,不受节假日影响,更稳定;此外,还有电子报关及拖车直达等增值服务和应急服务,方便客户的同时也为客户节约运输成本。成为不少企业出口商品的新选择。开通6个多月以来,惠州国际集装箱码头“惠盐快线”集装箱进出口量呈现每月逐渐上升的良好态势,累计总吞吐量已超过2万标准箱。
    进展
    大亚湾科创园两项目荣获科技部立项
    据悉,大亚湾科技创新园的孵化型企业惠州市富济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华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申报的两个科技项目获得国家科技部立项,共获得120万元扶持资金,实现了科创园乃至大亚湾区企业在国家级科技项目立项上零的突破。2011年1月落户于大亚湾科技创新产业园的富济电子,获得中央财政支持资金50万元。华威能源申报的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 — ——高 频 微 型 并 网 逆 变器——— 顺利通过专家审查,被确定为2013年国家支持项目,获得中央财政支持资金70万元。
    此次这两家企业喜获科技部立项的骄人成绩,既是对这两家企业不懈努力的肯定,也是对科创园雄厚技术和优质服务的肯定。对于科创园,区科创中心负责人自信满满地说:“随着园区开发建设的各项工作加快推进,以集聚科技创新资源、引领经济发展的现代化园区已具雏形。”在此基础上,科创园将日渐“成为引领我区产业转型升级的动力之源,成为培育我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文/陈海燕 图/惠湾新采集

dcha091703_b_e3bf9485e3.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广告合作|大亚湾在线 ( 粤ICP备12059854号 )

GMT+8, 2024-6-3 11:59 , Processed in 0.075379 second(s), 2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