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扫描二维码

年味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20 10:40: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刚进入腊月,家乡的年味儿就在农家的小院里荡漾开来。
  任意推开一家院子的小门,満目的挂満铁丝的鸡,鸭,鱼,肉顿时赫入眼帘;鼻孔里也尽情地享受着好久不曾嗅到的从灶屋里散出的阵阵炖骨头的香味;老人和孩子们满足的欢笑声断断续续地萦绕于我的耳边。我听到了新年正踏着轻盈的脚步,悄悄地向我们走来。
  “小孩盼过年,大人望种田”。不错的!儿时的我一年中最盼望的莫过于过新年了。
  每年离春节还有好多天以前,我便偷偷地藏在被窝里掰着手指头盼望着了。当满脸喜悦的父亲请人来为我家杀“年猪”时,我更是像一只快乐的小鸟围着忙碌的大人们飞来飞去。一会帮父亲拿盐浸猪血,一会替父亲递上毛巾擦把手。杀完了“年猪”,自然就是我最喜欢的喝“猪血汤”了。说是喝“猪血汤”,其实就是宴请杀猪的人,以示谢意罢了。招待客人哪有只吃猪血的道理呢?更何况我的母亲在村里那是公认的贤惠人呢!招待客人自然是丰盛得很。
  临近傍晚,母亲早早地从成堆的猪肉里挑出许多的猪排骨和剔得不算太净的大骨头,洗净后放入直径足足两尺的大口锅里。灶膛里架起硬柴,熊熊的火苗映红了母亲的脸。而此时的我总是静静地蹲在母亲的身边,看着锅盖周围的缝隙里冒出的浓烟雾,等待着“掀锅”的那一刻。
  不久,骨头炖好了,香气溢满了整个小院。趁着母亲出去招呼客人的空儿,我迫不及待地揭开锅盖,也顾不上烫手,瞅准后抓起一根最大的骨头,快速地溜出小院找一个无人的地方独自享受去了。啃完骨头,担心母亲看出来的我就用袖子狠狠地把嘴擦了又擦,才故作镇静地进了屋。
  这时的母亲好像看出了什么,便摸了摸我的头:“你个小谗猫儿!”看着微笑的母亲,我也不好意思地笑了。
  等到腊月二十四以后,村里就变得更加地热闹起来。家家户户才算开始真正的忙活起来,包饺子,做蒸馍,炸油馍,写春联,领着孩子今天这个集市上,明天那个小镇上地来回穿梭个不停,这都是大人们在为自己和孩子,老人置办着新衣服呢!
  到了这年腊月的最后一天,全村的人都动了起来。吃过午饭,每家便做了浆子,孩子帮着父亲贴春联,老人们打扫着院子,母亲则早早地准备起晚上的团年饭来。下午四五点的时候,村里村外相继响起了鞭炮声,村外是接“老”的人回家过年,村里则是有些农家已经开始了团年。这些带着幸福和吉祥的鞭炮声往往要持续到第二天上午。
  而此时,我和小伙伴们大多是顾不上吃的。因为那花花绿绿的鞭炮对我们来说,更有吸引力。所以,每年的团年饭,我们在吃一半的时候,就早早地下桌了,争先恐后地跑出院外,东家西家的跑个不停地捡着鞭炮。
  晚上回到家里,每个孩子都如数家珍似地清点着自己的“劳动成果”,看看自己到捡了多少个鞭炮,以便明天早晨拜年的时候在小伙伴们面前炫耀一番。
  第二天不到凌晨四点,我们这些激动了一夜的小孩子便再也睡不着了,在被窝里翻腾个不停。看着放在床头的新衣服,心里总觉得有些痒痒的。刚过五点,父亲起床放迎“喜神”的鞭炮。这时的我们,也速度飞快地穿上自己的新衣起床了。天刚蒙蒙亮,我们就出门了,东家西家地去拜年,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恭喜发财,新年快乐!”等等一些祝福的话语。拜年往往到上午十时左右才结束。这时的我们,又跟着父母兴高采烈地走亲戚去了。
  就这样,新年忙忙碌碌地过去了。
  正月十五一过,父母又开始了播种新一年的希望。
  而现在,虽然儿时的谗劲儿早已不再,每年的新年也不会再为那一套新衣服而激动得半宿睡不着觉。可怎么也再感受不到儿时家乡那特有的浓浓年味儿。
  有时,我常想: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会永远地留住儿时的新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广告合作|大亚湾在线 ( 粤ICP备12059854号 )

GMT+8, 2024-6-2 16:43 , Processed in 0.063323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