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扫描二维码

心灵的流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20 10:40: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流放在古代是一种刑罚,在中国传统法律体系之中是与笞、杖、徒、死并列的五刑之一,位于徒刑之上,死刑之下。五刑在传统法律体系中为正刑,除此之外的刑罚则称之为闰刑。我不知道历朝犯人达到什么样的罪行会被流放,因为中国的法律历来以人治为核心,即使有几条纲纲,也是不做准的,皇上或者官老爷说你什么你就是什么,不服吗?罪加一等!流放给个人和家庭、家族带来的灾难是无法衡量的,这里不去说那些血腥的事。
  近来许多人喜欢流放,当然是心灵的流放,自己心甘情愿地去享受那种远离世俗的孤寂和苦闷。说了你别不信,我流放过,得出的评价是:那是一种境界,是对现实的不满和软抵抗,是一种良心的逃避,大概和圣雄甘地的非暴力运动差不多意思吧。
  心灵的流放是一种拒绝。比如说吧,你对官场上的一些现象不能接受,自己又无力去改变它,怎么办?自我流放!眼不见为净,老子宁愿去要饭也不愿再看你们那般嘴脸,你们去折腾吧,看你们能弄出个什么结局,看你折腾的那些人能忍受你到何时;于是你甘受清贫,甘受别人的指手划脚,只用心去体验底层人的苦难,用你的心灵去温暖他们,用你的智慧去帮助他们,从而找到一种心理平衡和慰藉。或者你不愿意忍受某种人格上的侮辱,怎么办?自我流放!拍案而起,老子不干了,人活几十年,总不能天天趴着走路吧?我今天就站起来让你看看,到底是谁更高大。陶渊明就是这样玩的,让我为五斗米给你们这帮污合之众点头哈腰?不干!于是他就把那个破印一挂,潇潇洒洒地回家了,过起了“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的农夫生活,虽然委屈点,但不窝囊,他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心灵的流放是一种解脱。不是吗?当你决定不再为自己的那点虚名浮利而难为自己,你该获得多大的心灵空间啊!就像一个人徒步来到一片荒无人烟的沙漠,再不需要察颜观色,再没有人来吆喝你,你也不必去想那些自己无能无力的事情,甚至不再为自己的生死而忧虑;你不需要再悲天悯人,因为你现在和你要悲悯的人完全一样;说话做事也不用再拿腔做调,因为不用再考虑什么影响,特别是不用再考虑会给别人带来什么危害,因为你已经没有危害他人的能量,就像毒蛇拔了毒牙。当然啦,我这样说,心灵的流放好像都官儿们才有的一种生存方式,其实不是,如果你不再为那虚无缥缈、到手即逝的东西去奔波,你就已经进入了流放的境地,而且是最纯净的一种境地,那就好好享受你的快乐人生吧!
  心灵的流放更是一种磨砺。这是流放的原生态,因为流放起初就是为了对人进行折磨。小人物的流放应该更多吧,可惜史书和资料都不愿意记载他们,我就只好拿大人物来作例子了:屈原被流放过,李白被流放过,林则徐也被流放过,不同的是结局,屈原沉江了,李白被赦免了,林则徐在新疆屯田,兴办水利,推广先进生产技术,但是他们一定都经历过艰难的心理历程。所以你要是准备进行心灵流放,就一定要承受得住那种心理上的失落和磨砺——没有一样新生的东西是不需要阵痛的。不管你是神还是一尊偶像,甚至是别人或自己在你头上虚构的光环,走下神坛、摘下光环,都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或许连你最亲近的人都会骂你是疯子、傻子、二百五,你企图走近的人群可能会一下子离你远远的,你要有足够的坚强和定力。
  流放不是虚张声势,要用真实的自己去面对生活,就像陶渊明和林则徐那样;不是暂时的逃避,需要不断地告诉自己哪一个才是真正的自己;流放也不是一时赌气,如果你还没有想明白,请暂时忍耐,因为义气用事会让自己后悔,会让事情变得不好收拾——关键是,认清流放并不是一件美妙的事情,如果你想以此来邀一点同情,甚至以此作为一种要挟,最好不要玩它,最好等心明澄澈了,可以直面真实的生活了再下决心。有一点要说的是:任何人最后都要走这一步,除非你是享受终身制的皇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广告合作|大亚湾在线 ( 粤ICP备12059854号 )

GMT+8, 2024-6-3 10:06 , Processed in 0.064368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