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扫描二维码

北魏贵族漆棺内发现碧螺春茶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3-11 15:58: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草原出土的、距今1500年前北魏时期中国古代北方民族贵族漆棺,8日在锡林浩特市开棺,目前墓主人身份、性别还未确定。有趣的是,记者在漆棺内竟然发现了保存完好的碧螺春茶茶渣,可见,在北魏时期,江南产的碧螺春茶叶就受到了北魏贵族的青睐。碧螺春茶又是具有怎样魅力的一种茶叶呢?
  一年春暖花开,一度碧螺春来。清明时节雨纷纷,每年春季清明前后,苏州东山碧螺春茶便进入采摘上市的繁忙时节。碧螺春茶的好坏,三成看原料,七成更要看炒功。炒制是整个工艺中关键的一个步骤,定点、定锅、定专人炒制,并有质检员从高温杀青、热揉成形、搓团显毫、文火、干燥等四道工序,每个环节全过程监控。每市斤经过14万次以上的手工制作,严格按清朝乾隆年间几近苛刻的一芽一叶传统工艺。炒茶时,更要手不离茶、茶不离锅、揉中有炒、炒中有揉,炒揉结合。如此娇嫩的茶芽,在200多摄氏度的高温下炒40分钟,不焦不糊,茶香沁人,真的是慢功出细活。传统的制茶技艺,使茶的“鲜、香、形、味、态”特征更明显。
  碧螺春十分娇贵,只能3至5泡。品饮碧螺春,用洁净透明的玻璃杯可赏杯中奇妙变化。用70至80摄氏度的水注入杯中,用竹制小匙取3至5克洞庭山碧螺春投入杯中,但见银绿隐翠的碧螺春如雪花纷纷扬扬飘落到杯中,吸收水分后即向下沉,白色茸毛上下漂浮,如“白云翻滚,雪花飞舞”,随着嫩芽下沉后慢慢舒展,许多乳白色的小水泡像白浪喷珠。此时再冲入开水,展开的碧绿色芽叶,随开水上下翻滚,仿佛天上的“翠云浮动”,三四分钟后芽叶全部展开,碧玉色的茶汤翠绿的芽叶交相辉映,像“春染海底”、“绿满晶宫”
  碧螺春是苏州文化的典型代表,体现了慢、细、柔的苏式生活和追求极致的苏州制作精神。喝一杯碧螺春,可以品出精细苏州。碧螺春只能出在苏州的秀山柔水之间。是苏州人的情调造就了碧螺春,是碧螺春影响了苏州人。
  在北魏贵族漆棺内发现碧螺春茶渣充分说明碧螺春是一款历经千古的名茶,自古以来就深受到了广大民众的喜爱,小伙伴们,赶紧来醉品商城品尝这清新馥郁的碧螺春http://www.zuipin.cn/lvcha/biluochun.html茶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广告合作|大亚湾在线 ( 粤ICP备12059854号 )

GMT+8, 2024-6-9 22:13 , Processed in 0.061159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